当前位置: 首页 > 聚焦 >
热艺冷观丨以创新来拒绝艺术展览的同质化-环球精选
2023-05-27 11:07:33   来源:文汇网

近期,西方美术史上彪炳千秋的艺术大师,纷至沓来,密集地登陆上海。继“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之后,又几乎同期推出了“西方人物绘画400年:东京富士美术馆藏精品展”“波提切利与文艺复兴”“六百年之巨匠:来自提森-博内米萨国立博物馆的杰作”等等。这些大型艺术特展,均号称展示横跨数百年的史诗级艺术珠宝,让观众一饱眼福。

不过,需要未雨绸缪的是,如果接下来的展览都采取这样的策展思路,观众的审美疲劳恐怕不可避免。以为能引发一波又一波的观展热潮。事实上,来自媒体和观众的普遍反映,大家似乎感到一种审美疲劳。高度的同质化和重复化,让大量观众逐渐失去了观展的热情。

很多时候,艺术的体验感是来自于它的特殊,它的陌生,它的异质性。西方古典艺术对于中国观众来说,是异质性的存在,难免有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常常会引发轰动效应,但再怎么强烈的好奇心也经不住接二连三的狂轰乱炸呀!异质的东西一再重复,也就成为一种同质性的存在。所以,某种程度上,当下艺术展览的同质化现象,正在透支和慢慢消蚀观众对于文化艺术的热情和兴趣。


(资料图)

上海目前是中国美术馆数量最多的城市,数量之多,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的。那么如何在美术馆数量越来越多的年代,在艺术展览越来越成海量趋势的当下,避免越来越严重的内卷、避免同质化竞争现象的出现,成了眼下迫切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近期,笔者认为有两个展览案例在策划的理念上富有创新性,具有启示意义,拿出来与各位分享。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现场

前不久,在第八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Shanghai)开幕的次日,法国摄影师、电影导演雷蒙?德巴东在中国的首个大型个展“现代生活”,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开幕。如果说,作为专注于影像艺术媒介的国际平台,“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让我们得以有机会从宏观层面了解和观看全球当代影像艺术发展的现状,那么“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让我们通过一个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艺术家个案的引介,其中包括近百幅作品及一部主题电影,让我们得以更为深入、更具体精微地探究和理解当代摄影演进的发展轨迹和内部革新。这种宏观与微观、全景与特写、艺术市场与学术研究的相遇和互补,或许只是凑巧,不是两家主办方的刻意安排,但却在客观上为观众建构了一个既有层次,又有历史脉络,还具有当下性与现实性的观看维度,无疑拓展了广大观众对于当代影像艺术认知的观念与视野。

文化艺术最忌单一性和同质化。在雷蒙?德巴东之前,国内摄影界绝大部分都是法国另一位摄影大师卡蒂埃?布列松的拥趸者和追随者。上世纪50年代,布列松提出的“决定性瞬间”理论,很快成为欧美各国乃至世界现实主义摄影家及新闻摄影记者共同遵循的金科玉律与美学经典。事实上,“决定性瞬间”是要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诸多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难度是非常大的。这种具有戏剧性的高光时刻,在日常生活和我们漫长的人生中间其实是不可多得的。那么我们如何用镜头来面对日常那种平淡、琐屑、缓慢的微弱时刻?雷蒙?德巴东可以说作了一个有效的示范。他对法国农村生活的展现,抛弃了现代都市人惯用的审美滤镜,既没有田园牧歌式的诗意,也一扫无病呻吟式的陈词滥调与浮光掠影,回避戏剧性和轰动效应,又远离了奇观,但它反而凸显出生活的质感,以及作品的思想性。

如果说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意义和价值更多是依赖于图像本身,以及由图像引发的思考。那么雷蒙?德巴东的“微弱时刻“,图像本身只是生活的切片,没有太多可说的情节,其意义和价值更多的是图像背后所承载的作者的观念和思考,所以雷蒙的摄影属于当代艺术探讨的范畴,摄影只是他表达思想和情感的工具与媒介,其侧重点不是图像本身。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雷蒙的“微弱时刻”可以说是对布列松“决定性瞬间”的深度颠覆和革新。因此,对“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的引进和推介,呈现的其实是西方近半个世纪影像艺术的发展轨迹与学术脉络,也体现出当代影像文化的包容性、开放性和多样性。对于上海的观众来说,相信也是对他们观看视野的一种开阔和拓展。在这里,美术馆扮演不仅仅是一个知识生产的机构,更重要的是一个推动和引领观众自我成长的平台。

西岸美术馆“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现场

第二个案例,是西岸美术馆联合蓬皮杜中心推出的“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与之前“时间的形态”“万物的声音”等单纯的引进展不同,这个展览开始重视文化艺术在引进时的在地性策略,从而获得了上海观众更强烈的文化认同感和内心共鸣。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的这种在地性策略,其实从上一个展览“她们与抽象”已经初露端倪,这次更是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超现实主义”这场西方艺术史上先锋的艺术运动,希望揭示并呈现东西方文化在这场运动背后深层的勾连。尽管这样的尝试目前从展览的呈现与学术的阐述上,还缺乏深入、严谨和系统的比较学研究作为学术支撑,但这样的学术探索和策展理念无疑富有创新意义,尤其是对超现实主义与中国书法之间的内在影响,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学术梳理和案例积累。需要看到,展览与观众的期待,与主题所宣扬的思想内涵,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包括如何协调两种不同样式艺术作品的展陈方式,也都还有很多值得商榷的地方的。

尽管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但让人非常欣喜的是,西岸美术馆与蓬皮杜中心,没有停留在2019年开馆之初的合作模式上,而是在不断深化和推进交流与对话,并将这种交流与对话体现在展览的主题设定,呈现在展览的作品构成中。当然,笔者更加期待,未来在这样的合作展中,中国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能改变陪跑者的角色,真正做到与外国艺术平起平坐。

这两个展览案例的启发在于:首先,艺术展览的引介,不是单纯地迎合普通大众的喜好,而是要弥补观众们视野与认知的不足,不断突破他们原本的审美和眼界,不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想象力,帮助他们建构更为全面完整、开放包容的欣赏维度。

其次,艺术展览的策划与引进都要强调它的创造性,创造差异化的文化产品和服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需要面对的现实是,观众越来越趋向于圈层化,其结果就是观众的需求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个性化。所以,艺术展览也应该是多元和丰富的,才能有效满足观众的需求。一窝蜂的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美术馆收获不了期待的效果,实现不了艺术展览应该有的社会价值与意义。当然,观众也会索然无味,收获不了更多审美和文化层面的精神滋养。

其三,要极其重视展陈设计与制作。艺术展览的水准要实现质的提升,除了策展创意之外,展陈设计与制作十分关键,它是一个展览得以精彩亮相最为重要的环节和物质保障。“雷蒙?德巴东:现代生活”展览中,为了能让摄影作品和电影放映自然有机地结合,主办方对展厅的地面作了很好的规划与设计。展览打造了一个倾斜度很低的斜坡,让人在不知不觉观展过程中,脚下的地面渐次起高,待到最高处,巧妙地转换成为观影的台阶。而“本源之画——超现实主义与东方”展览,是将整个展厅分割出很多个既相对独立,又具有一定通透感的空间,并且让几乎每件重要作品都有一面独立的展墙。这样的展览现场带给观众的体验感既是美好的,又是独特的,还是难忘的。实际上,对于国内美术馆行业来说,起到了标杆和示范作用。

应该说,如果我们每一家美术馆都有自己的学术定位、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以及不同的发展目标与成长策略,那么就会找到自己的生长空间。一个繁荣活跃的大都市文化,一个健康良性的美术馆生态,它必然是复杂与多元的,是一个综合的构成性存在。同时它又是一个多声部复调结构,只有这样的结构,才能表现文化意识形态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才能跟不同思想形态进行富有针对性的对话,才能引领观众尊崇文化艺术的多元性、差异性和可能性。

很多时候,异质的东西其实才是有生命力的,原因就在于它的不同的,它的不可替代性,它所带来的新鲜空气,能源源不断地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兴趣。更为重要的是,异质的元素常常能激活我们现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上海一直以开放和包容的海派文化著称于世,在当下,笔者认为要为海派文化注入和扩充更具当代价值的精神内涵和表现形式,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冲破既有之藩篱,不断地推动创造和更新,从根本上抵制各种形式的同质化和内卷化,以确保我们能顺利走出这么卷的时代。

作者:傅军(艺术评论家、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副馆长)

编辑:范昕

策划:范昕

责任编辑:邵岭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生活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